天津敬业奉献好人(2020年4月)王艳超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7 浏览次数:2541
编者按 我社王艳超同志被天津市委宣传部推荐为“天津市敬业奉献好人”。天津文明网刊登了王艳超同志的事迹。
王艳超,女,中共党员,天津教育出版社二编室副主任。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王艳超便深深地爱上了出版这个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谱写着崭新的业绩。
她责编的《食物是最好的医药》《食物是最好的医药2——小食物,大功效》两本书荣获第八届天津市优秀畅销书奖;责编的《大众健康丛书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一书荣获第八届天津市优秀图书二等奖;策划并责编的《基础心理学》一书荣获第九届天津市优秀图书一等奖;责编的《绝对梦想——中国当代中学生口述实录》一书荣获第十一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主持策划并责编的《生命教育引论》一书列选天津市出版财政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主持策划的“城的记忆 天津”系列丛书列选天津市出版财政资助;主持策划的“读中国河山 品中国文化”系列丛书列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参与责编的“植物秘闻馆”系列丛书获评2017国家出版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在王艳超看来,成绩只属于过去,努力奋斗才是当下和未来永恒的旋律。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湖北武汉肆虐而起。王艳超作为一名出版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虽然没有医学背景,不能奋战在一线,但她一直在努力思索,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向读者发声,去观照普通百姓的生活,为社会的稳定奉献自己的专业力量。疫情出现,看到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隔离”在家防疫,每个人都面临如何调节自己以及家人的身心压力的问题;看到“停课不停学”的孩子们,面对生活、学习突然出现的变故,心理出现各种不适;看到老人们,因为出门戴口罩问题,与家人产生的“爱的冲突”……王艳超彻夜难眠,一直在思考:作为出版人,我们能做些什么?“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问题的答案。王艳超凭借多年选题策划的敏感性,意识到当前向普通百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干预和辅导由疫情引起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于是,策划出版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控手册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闪现并迅速成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前方有白衣天使与病魔做斗争;后方有出版人守护百姓的心理健康。策划出版心理防控手册的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天津教育出版社领导的一致认可。在得到社委会发出“项目正式启动”通知的那一刻,王艳超才意识到自己的提议说出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太难。不久前,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延期开工”的通知。要想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出版一本图书,谈何容易?印刷厂停工,排版公司停工,所有的人员避免聚集……在这种情况下,稿子的三审三校如何进行?各个工序如何衔接?……一系列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但此刻,她明白:战场上,战士的职责就是执行任务,消灭敌人!出版人此刻担负重任,只能负重前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定能创造奇迹。王艳超坚信这一点,她决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以赴。
说干就干。为了确保书稿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王艳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部部长白学军教授和天津市委网信办的部门领导,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当天,项目组就集结完毕,并把书名确定为《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手册》。为确保该书出版工作能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天津教育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项目组,集合了涵盖审读、设计、校对、排版等全部流程的精兵强将集体作战,并明确要求书稿必须经由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同时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王艳超突破传统出版工作模式,提出了“线上完成三审三校流程”的新方案。该方案得到了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所有人员利用网上办公软件,分工合作,无缝对接,保证了图书出版的质量。经过5个昼夜不眠不休的通力合作,书稿终于付梓在即。清样第一时间报送至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市委网信办和天津市委宣传部审核,并顺利通过审批。
2月6日,该读本电子版相继在“网信天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上线发布,并被“中新网”“北方网”“新浪网”等转发和报道;该读本音频版相继在“网听天津”“百听”“懒人听书”发布。随后,为助力 “停课不停学”的中小学生平稳顺利渡过疫情特殊期,天津教育出版社决定印制纸质书5万册,免费赠送给天津市的中小学校。同时,再印制5万册,作为“湖北专供”版本,免费赠送给湖北人民,以此助力湖北人民顺利渡过难关。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王艳超始终坚信:“出版人守护好出版阵地,就是对国家最好的支持,就是对疫情最大的反击。”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短短5天的时间,在这个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的非常时期,王艳超创新办公模式,充分发挥策划、组织、协调的作用,借助“远程办公”,成功做到了出版所有环节没有人员直接接触,但所有工作都无缝对接,既确保了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又保证了图书出版质量。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出版人的创新、专业和敬业精神,更体现了疫情之下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的良好风尚。
以上的抗疫工作只是王艳超平时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作为编辑部主任,本身平时的工作就很繁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与此同时她还兼任天津教育出版社编辑党支部支部书记。为了干好这项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掌握党务工作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牺牲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经过不断努力,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基层党员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她带领支部成员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将个人的前途、出版社的发展与党的理想目标紧密相连,有机统一,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出版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加工作十八载,王艳超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出版人的一曲赞歌,她认真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断创造着骄人的工作业绩,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在她的身上,我们能深深感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一名出版人优秀的专业素质和家国情怀。
推荐单位:市委宣传部
http://wenming.enorth.com.cn/system/2020/04/26/050043500.shtml